查看原文
其他

健身呼吸是门学问,不只是本能|GymSquare

晟杰 精练GymSquare 2020-10-10

健身呼吸,不只是本能。



作者/晟杰

编辑/GymSquare编辑部


呼吸,再稀松平常不过,而健身房内此起彼伏的呼吸声背后,却是一门学问。

 

健身时呼吸,不止「一呼一吸」之间,氧气、二氧化碳的互换,还涉及「蹲、推、拉」时,通过呼吸技术引导动作,以及瑜伽、普拉提体式的拉伸、延展,需要与吐气吸气融合,甚至说冥想中强调通过呼吸之术,缓解焦虑、不安的心理症。

 

看起来人类本能的呼吸能力,在种类繁多的健身方式里,呼吸似乎是一个技术活

 


有很多呼吸方式,是健身用户最容易犯的错误。


比如,力量训练中,过度使用发力闭气的瓦式呼吸,可能会造成身体心脑血压压力过高,以及惯用胸式呼吸,导致的「耸肩挺胸」的身体姿态变化,使发力不顺畅,而跑步机有氧、HIIT团课进行时,在急促而无节奏的呼吸下,减脂耗能的收益常常大打折扣。


健身忽视呼吸,似乎和物竞天择、生理进化有直接相关,但是健身课程,教学训练过程中的教练干预缺失,却也是造成呼吸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。

 


在生理选择方面,憋气发力是人类进化以来,身体无意识进行的机能反应之一,而跑步机上,极易发生的呼吸紊乱状况,也和人体最大摄氧量变化紧密相关。

 

但是,教科书、线上媒体科普中,「吐气发力、吸气回正」的绝对理论,也使大众对于健身时呼吸方式的认知较为局限,除此以外,HIIT模式风靡的团课中,教练们「更快、更强」的鞭策,也是形成用户呼吸紊乱的原因之一。

 

健身中的呼吸没有那么简单,甚至是一门学问。


■ GymSquare Club HIIT小团课现场
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健身呼吸,

不只是本能


提到呼吸在健身中的作用,更多联想到鼻口「一呼一吸」之间,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轮转替换,已实现运动时肌肉的代谢消耗。

 

但是,健身时的呼吸,不只局限用来作为氧气摄取的供应方式,「一招一式」的动作能否舒展伸张、流畅发力,很大程度上也与吐吸节奏、技巧有很大关系。

 


在《运动生理学》中提到,运动呼吸应与技术动作相呼应,比如体操中手倒立、吊环十字悬垂等,需要肩带部固定的技术动作采用「吸入肚子」的腹式呼吸方式,以消除身体重心不稳。

 

换句话说,健身时呼吸不局限生理本能,更是一种应习得的技巧。

 

■ 影响运动过程中氧气摄入并被骨骼肌利用的环节 

来源:《运动生理学》


这种技巧,无论在健身房杠铃、哑铃力量爆发聚集地,还是跑步机、椭圆机上的高频运转,甚至「以静为动」的瑜伽、普拉提中,皆需要被应用。

 

首先,对与力量训练来说,「蹲、推、拉」的起伏需要与呼吸节奏互相融合,比如在《施瓦辛格健身全书》提出了较为常见的「用力时呼气」的普适性技巧。相反《力量训练基础》中,马克瑞比托建议大重量训练者,在完成运动过程中采用「屏住呼吸、封闭声门」

 


其次,以马拉松为代表的长跑训练者,通常采用2至4个单步一吸气、2至4个单步一呼气的方法练习,则诠释了有氧运动对呼吸强节奏的依赖。

 

早在2013年,全球期刊平台PLOS ONE刊登的一项面向14名受试者的实验发现,2:1的呼吸步频耦合形式,是大部分训练者采取的呼吸节奏,而毫无疑问的是,有规律的呼吸有助于减少长跑过程中呼吸肌的疲劳,并以此来改善耐力表现,甚至能降低运动受伤风险。

 

■ 步频和呼吸频率之间的关系 来源:PLOS ONE


除了「动」的健身方式需要呼吸技巧配合,相对「静」的瑜伽、普拉提、冥想,更是一种从身心灵方面,对呼吸吐纳进行感受。

 

比如,瑜伽中常见的乌加依Ujjayi呼吸控制法,要求腹式呼吸模式呼气下,腹部有意识内收并在2至3秒内寻找横膈膜放松感,同时上颚需要感受气体流出。而从上世纪起,瑜伽由宗教行为转变为运动后,呼吸与体式、正位、内心这些核心要素就不曾分离。

 

■ Ujjayi呼吸法


甚至,身心心灵冥想与呼吸结能缓解焦虑症,也并非空穴来风,NATURE期刊在2018年刊登的一项实验,通过评判呼吸冥想对于受试者的MOT视觉注意力、空间记忆力影响,并记录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,发现将正念冥想与有意识呼吸相结合,能够提升大脑思维的专注能力。

 

看起来,健身时的呼吸技巧是在「动起来」以外,需要被另外关注的,但事实上,健身房内忽视呼吸技的情况并不算少。


■ 呼吸冥想下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振幅下降视觉注意力上升 

来源:NATURE


             

被忽视的,

健身「呼吸技」


健身房内忽视呼吸体现在很多方面,不论是力量训练中,过度使用闭起发力后头晕目眩,还是团体课程、有氧训练时呼吸节奏频繁波动,使燃脂耗能效应打下折扣。

 

至于忽视呼吸的原因,和人体进化下的生理适应,有紧密关联。

 


力量训练时,不经意的闭起发力为例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腹腔压力增加下,使静态压力传递到脊柱上,使脊柱位置得到巩固,便于高效力传导的实现,至于健身房较为常见的佩戴腰带的现象,也是为了加强这一巩固效果。

 

换句话说,人体生理结构决定了,吸气后憋气能举起更重的重量。


■ 杠铃深蹲时瓦式呼吸式腹腔压力上升 来源:《力量训练基础》


但是,闭气训练下心脑血压快速上升,可能会形成潜在风险。


美国心脏学会不推荐在抗阻运动中,使用瓦式呼吸等闭起方式,甚至大部分运动科学文献,不提倡使用此类呼吸方式,而力量举选手完成PR后脸庞涨红、甚至出现流鼻血的现象,也是多方争议的缘由之一。

 

相较而言,在可控训练重量下,无论是依据肌群收缩感受实行「举起吸气、放下呼吸」,还是依据解剖学中,例如自然吸气时尾骨收拢蹲下、呼气时尾骨打开蹲起,似乎是普遍采用的呼吸方式。

 

■ 瓦式呼吸收缩压和脉搏变化 来源:《Starting Strength》


在力量训练以外,有氧以及HIIT训练时,常常出现呼吸节奏紊乱,事实上也和人体运动最大摄氧量有紧密关系。

 

例如,同样在《运动生理学》中提到,人体若从事超过50%最大摄氧量的运动时,每分通气量的增加,将明显大于每分摄氧量的增加。

 

■ 基普乔格「破2」


基普乔格「破2」前,38-41公里分段配速分别为250,250,250,249,也是均衡节奏呼吸下,高水平最大摄氧量的体现,而有期刊指出口服或注射EPO类药物-促红细胞生成素,能提升最大摄氧量,能使运动员跑进2小时。

 

简单来说,人体的最大摄氧量,决定了运动时呼吸节奏,难以始终处于平稳状态。

 

看起来,人体生理结构决定了,健身时会「自然忘记」呼吸,但是私人教练、课程教练的干预,却决定了能否让用户执行正确有效的呼吸方式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健身不能忽视呼吸


相较于聚焦「怎么跳、怎么举」,根据动作模式、氧气消耗,制定呼气、吸气的频率、节奏、技巧的教学似乎并不多见。

 

比如,在火热的高强度HIIT团体课程中,课程教练根据课程动作编排,如何将适用的呼吸模式,传达给课程用户,已实现高效安全,需要被关注。

 

而在健身房的私教实操执行中,重视热身、训练、恢复过程中的呼吸结合。


 

无论是抗阻训练教学中,引导用户根据个体情况,将呼吸于动作相耦合,还是说在静态主、被动拉伸时,传达呼吸方法,达成身体延展。

 

而在瑜伽、普拉提将呼吸作为课程环节中的必备环节也能发现,呼吸健身,可能拓展为一个新的健身类目,纽约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,接受呼吸阻力训练的受试者,持续性深潜游泳时间提高了66%。

 

健身呼吸应该是一门需要练习的技巧,尤其在更多小白用户进入的中国。呼吸带来的健身效率提高,是让更多人留在健身房的关键因素。■ GYMSQUARE



-END-

欢迎给GymSquare精练公众号

标星🌟或「在看」




精练

GymSquare

与精益练习者,建设自由健身广场

GymSquare是一个原创的精品健身内容平台,


回复「开场」
加入GymSquare种子用户群。
 ▽点击图片,查看往期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